落实民心工程 办好安居大事 ——洪山区党外人士为老旧小区改造建言献策
中共武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22-07-04 15:53:57
为贯彻落实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6月30日下午,洪山区委召开党外人士第二季度座谈会,在前期组织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建议。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田主持会议,副区长牛正可出席。
会上,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情况、成效亮点及存在的问题。当前,洪山区老旧小区改造面临违法建筑拆除难、专营单位沟通难、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等困难,与会党外人士结合前期调研情况踊跃发言,积极为老旧小区改造建言献策。
统筹安排 周密部署
让“民心工程”暖民心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违法建筑拆除难、改造工作不全面等问题,民革、民盟、致公党、九三学社区工委负责人建言,一方面要成立工作专班,加强部门联动,积极宣传沟通,将违建拆除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同时争取居民支持,整治乱搭乱建;另一方面要统筹调度,周密部署,着眼长远,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科学编制改造方案,统一施工标准,同时协调好政府职能部门和供水、供电、供气等专营单位,杜绝建好再挖、改后再改等现象。只有立足长远,统筹安排,尽可能完善配套,避免重复改造,才能将老旧小区改造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民心工程”真正暖民心。
多方参与 共建共享
让“民心工程”可持续
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改造成果无法长期维持,很快“新貌变旧颜”这一问题,民建、民进、农工党区工委负责人认为,一是要转变观念,将老旧小区改造从“政府主导”事务变成“共建共管”事务,培育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意识和权力意识,建立全过程居民参与机制;二是要成立业委会,搭建社区自治平台,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团队,打造社区“微基金”,让“共建、共管、共享、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深入人心。
基础设施改造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老旧小区不仅要改造好,更要管理好,只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才能提升居民幸福感,让“民心工程”可持续。
保留风味 传承文化
让“民心工程”有内涵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做好文化传承,杜绝千篇一律,保留小区历史记忆、地理标识、文化特色?
区工商联负责人认为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要注重一小区一特色,保留小区历史文化记忆。挖潜小区历史故事、人文脉络、地理标识等符号,融入微景观设计、路面导向设计、楼宇单元门牌设计,甚至停车位设计等;增加绿化生态与人文景观的交融,让业主感受到家的独特温暖;打造社区英雄故事,把革命英雄与学当代模范结合起来,让英雄文化在小区中传承。区网联会、新联会负责人认为应将小区色调、建筑风格、文化元素及其符号融入到小区改造中,形成洪山的特色文化。区网联会、台联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应结合区大学之城的城市形象,增加、丰富带有洪山特色的文化元素;设置电子阅报栏、书籍自动借阅机、喜马拉雅朗读亭等,提升文化气息,增强小区居民的认同感、获得感。
技术加持 智能便民
让“民心工程”更智慧
针对老旧小区老龄人口集中、便民设施较少等问题,洪山街街道商会负责人提出了探索基层智慧治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新途径——利用数字科技服务基层民生。一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智能报警、云技术、GPS定位等信息技术,创建“系统+平台+服务”的数字助老服务平台,在老人发生意外跌倒晕倒等紧急情况时,系统将自动识别并报警,守护独居老人居家安全;二是整合医疗、家政等线下服务项目,实现线上预约线下服务,为小区居民提供智慧服务。
此外,党外人士还针对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筹措、监督监管、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许多“金点子”。
副区长牛正可对党外人士的建议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在后续工作中会吸纳党外人士意见建议,探索更好的体制机制,把这项民心工程落实好,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田高度评价了本次座谈会,他指出本次座谈会调研充分,与会党外人士踊跃发言,建言质量高针对性强,并对如何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摒弃部门及个人利益,以人民满意、住得舒心未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将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三是统一战线成员要凝心聚力,支持并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为办好安居大事贡献统战力量。
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统战社团、区房管局、区建设局、区城管局、区水务局、区统发投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共3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