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四军”引领创业创新创富大潮

中共武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7-06-19 07:40:36

信息来源:武汉市委统战部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大学生、武汉校友发挥 新民营经济“种子优势” 

一群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用3年时间打造出武汉第一家独角兽企业;多位海外学成归国的高层次人才,所创办的企业正引领着武汉的创新发展;更多曾在汉求学的校友,回到武汉实现自己的梦想,寻找自己的未来…… 

6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多家武汉具备创新引领性的企业发现,在武汉,以新近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为主体的新“四军”,正成为新民营经济的“主力军”。 

“过去的民营经济是小商小贩走街串巷,现在的新民营经济是高层次人才的创业创新创富”,斗鱼直播联合创始人、CEO张文明说,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新民营经济,和过去传统经济时代的发展逻辑完全不同。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量子通信核心零部件及设备,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产品……在武汉,大量“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加入新民营经济的队伍,将聪明才智转化为服务国家需求、造福社会、创造财富的创新产品和技术。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武汉校友加入了武汉新民营经济发展的队伍,他们形成特殊的“种子优势”,全面提升着新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智能猎头锁定百万程序员 

上月,“简寻”刚过2周岁生日。这个智能猎头积累的程序员核心数据已突破百万。18日,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简寻创始人何斌,这位1992年出生的小伙,一毕业就创业,在“92派”企业家支持下迅速成为“新92派”创业者。 

何斌介绍,他们开发的数据驱动的智能招聘服务平台“简寻”,专注于为互联网公司招聘中高端程序员,已积累包括搜狐、斗鱼、掌阅等在内500余家优质客户资源,通过汇总国内外20余家程序员相关网站开放数据和部分猎头数据库、在线简历数据,构建了自己的IT人才库。公司走上正轨,还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在华中科大计算机系就读的何斌是最早的双创弄潮儿之一,2015年初,他就开始为创业做准备。他确定“以技术力量改变程序员招聘”为创业方向,灵感是他做了一个小产品,在网上“爬”到了一些程序员数据后,立刻有猎头出钱想买,让这个生意人家庭出身的学霸嗅到了商机。 

2015年6月毕业时,何斌已拿到接近200万元的天使投资,进驻到校内的孵化器。去年7月,“简寻”出孵,团队扩张。 

何斌说,不管你处于何种阶段,武汉都有适合你的配置,就和武汉这个城市的“包容”气质一样,“创业梦想在校内各种创新实践中萌发,创业起步阶段有形形色色的校内外孵化器为你提供少风险、低成本的路径,还有青桐计划的舞台为你招徕资本,再进阶,还有瞪羚计划等助你奔跑”。 

进阶过程中,“简寻”已完成由上海六禾领投,长安私人资本和知卓资本跟投的500万元的Pre-A轮融资。这次融资正是由何斌在珞珈创新天使基金首期风投斩获。 

这笔校友基金的投资人包括以陈东升、毛振华、艾路明为代表的一批“92派”企业家。何斌从他们手中拿到投资,被看做是创业新生代“新92派”从“92派”企业家手中接过创业棒。 

“‘简寻’是新民营经济时代的创领者,也是受益者,作为新‘四军’之一的毕业大学生,我们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出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何斌说,简寻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争取成为武汉新民营经济中的新力量。

帮湖北籍人才在汉找项目找投资 

猫友会黄锦:“民间招才局”联通全球互联网人才 

“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一大批职业经理人、技术人员投身各行各业自己做老板,催生出了新民营经济”,18日,猫友会创始人黄锦告诉记者,平台辐射1.3万高端人才的湖北籍互联网社群,目前已聚集了世界各地的3000余名湖北籍人才,猫友会帮他们在武汉找项目、找投资、找房子、甚至找女朋友,并做创业项目的推介。他介绍,一批互联网人才通过猫友会,了解变化中的武汉,“功能类似民间招才局”。 

黄锦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北上,任职微软亚洲工程院,3年后按捺不住创业的冲动开始创业,成为国内最早的一批IOS(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应用开发者。初次创业失败后,应聘成为海豚浏览器北京办公室的第一名员工。在这家于武汉诞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黄锦从管技术到管产品,完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移动互联网工作,再次投身创业。 

“科班出身的可能就有这种创业冲动,在成熟的大公司积累了职业技能,看到国内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包括我在内,周围的朋友都有想出去看看的冲动,很多都付诸实践。”黄锦说。 

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曾在阿里工作8年;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包括微软在内的4家公司积累了工作经验……黄锦认为,身在互联网行业,对消费、技术前沿更加敏感,有知识、有冲劲,很容易投身于新民营经济的市场大潮。 

“如果说传统民营经济发端于家庭作坊、乡镇企业和小商品生产贸易,我们这一代的新民营经济参与者,则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专业背景更强,全球视野更开阔,平均年纪也更轻。”黄锦总结说,尽管目前猫友会上人数是3000多人,但湖北籍互联网人才至少是3万人,在BAT里面的比例也是数一数二,涉及技术领域多种多样,包括光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如果能把他们吸引回武汉创新创业发展,我相信对武汉产业发展是一个很棒的利好。”他说,本土成长起来的创业团队根扎得更深,对本地经济的带动效应将更明显。 

集聚直播上下游企业打造产业生态链 

斗鱼直播张文明:吸引更多“种子”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16日东湖高新区重点企业座谈会上,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斗鱼直播营收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100%,全年营收有望达30多亿元。 

这家成立才3年的武汉首家独角兽企业,为何发展如此迅猛?斗鱼直播联合创始人、CEO张文明表示,企业自身努力很重要,但切合经济发展大环境更重要。某种程度上,企业确实站在了风口,企业创新开拓的探索,正符合时代的需求。另外,武汉大学生和武汉校友是武汉发展新民营经济最独特的“种子”优势,“斗鱼创业就是充分发挥了‘种子’的作用,今后壮大更需要利用当前留汉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的有利条件,让更多‘种子’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新民营经济八个‘新’,斗鱼都有体现”,张文明说,斗鱼重视人才、重视研发、重视专利,对资产、发展动力的认识,和旧有的工业产业的发展逻辑完全不同。 

3年前,斗鱼直播创办之时,创始团队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年轻人有创新精神,斗鱼闯入直播行业,创始团队的禀赋、兴趣占据很大因素”,张文明说,新的创业主体,进入了一个新的产业领域,发展动力十足。 

全新的融资方式给企业插上快速发展的“翅膀”。成立初期,斗鱼获得了奥飞动漫董事长蔡东青2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截至去年8月,斗鱼直播已累计获得社会资本融资达23亿元。 

张文明说,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才,斗鱼直播一直以打造武汉互联网企业“人才吸引器”为己任。未来两年,公司在武汉创造的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5000名左右,随着斗鱼直播小镇整体投入运营,预计每年将吸引1500-2000名大学生留在武汉就业并发展。 

“斗鱼直播的商业模式也是全新的,直播+电商、直播+音乐、直播+展会,太多创新探索。”张文明说,斗鱼在全国首家提出“直播+”概念,将全新的直播产业和传统产业相结合,“直播+个性化定制、跨界融合、共享经济,互联网粉丝经济的玩法很多。” 

“互联网经济,要求连接、共享,绝对不能封闭发展。”张文明表示,斗鱼还要利用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构建产业集群,不断打造产业生态链,将越来越多的直播产业上下游企业聚集武汉,采取收购、并购等手段,不断在武汉打造产业生态。

探索创新建设世界技术一流的脉冲电缆 

武汉宏联章国榜:“三顾茅庐”请来技术专家 

“我做的电线可以用70年,防火防潮,目标就是做世界一流的电线和电缆”,18日,武汉宏联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国榜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章国榜最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教授联络密集,潘垣院士是磁约束聚变技术和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他希望潘院士的团队和他的工厂进行深度合作,建设世界技术一流的脉冲电缆。 

今年42岁的章国榜,18岁随亲戚从温州来汉谋生,做过搬运工等体力活,最初在前进路开了一家30多平方米的经销电线电缆的门店。他是个有心人,长时间摸爬滚打,对电线电缆非常熟悉,也熟悉了生产过程,从开始给别人代理,到自己开工厂,只用了5年时间。 

目前他已经有两家工厂,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电线电缆生产流水线以及检验设备,年生产能力超过4亿元,年产值可达3亿元。 

为了吸引一流人才,他到全国各地和行业内一些技术专家交朋友。除了高薪邀约外,他还用诚心打动人,目前公司的总工程师樊玉广,就是他三次到安徽请过来的。樊玉广目前已经成为“黄鹤英才”,公司光高级技术人才就有10多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技术人才,为公司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先后获得“一种稀土铝合金电力电缆及生产工艺”“耐高温防火电缆”“深水机器人耐水压拖链电缆”等11项国家专利,“宏联”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目前在研发特种电缆方面还积极与华中科技大学开展校企合作。前不久,潘垣院士一行专门来到宏联公司生产现场,详细了解企业科技投入、产品研发和销售情况。目前就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工作已经达成初步意向。 

章国榜表示,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企业需寻求突破,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开辟新的节能环保产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章国榜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最近将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中引进一批优秀大学生,让这些大学生留在武汉,也给他们提供施展的舞台,成为企业二次腾飞的“种子”。

在武汉,以新近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为主体的新“四军”,正成为新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他们形成特殊的“种子优势”,全面提升着新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重点发展将要爆发的光电子芯片产品 

量子通信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最保险的通信方式,我国量子通信技术攻关已走在国际前列。去年11月,量子保密通信“武合干线”和城域网建设在武汉正式启动,而量子通信的核心零部件及设备,正在光谷自主研发和生产。 

18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光谷量子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生产基地已奠基,生产厂房和办公区域开始动工兴建,将打造一个国际一流先进水平的光电子小规模集成线路生产平台,2018年投产。 

光谷量子公司由国际著名纳米学家王肇中领衔,5位国际一流专家组成核心技术骨干团队,是典型的“海归”人才创新创业企业。公司总经理王肇中在国外从事量子器件研究30多年,为将研究成果做成产业,他2012年来到湖北,担任华工科技首席科学家,2016年初成立光谷量子公司。 

“量子通信核心零部件研发的难点,难在材料成分纯度和结构完整性要求极高”,王肇中说,现在的主流芯片是硅微电子芯片,公司在器件开发上,以量子电动力学代替电动力学,以III-V族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在工艺发展上,大胆将先进的硅电子器件工艺理念,引入光电子器件制造工艺,“提高良率,提高集成度,超越国际光电子水平”。 

目前,全球的III-V族光电子工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高科技市场,无论是材料、工艺技术、产线装备和规模,都比硅微电子工业落后几代。王肇中说,光谷量子攻坚的方向,是重点发展未来3-5年市场将要爆发的光电子芯片产品,这是可以对硅微电子芯片“弯道超车”的机会。 

目前,光谷量子正在研制的拳头产品,是单光子探测器、单光子源及其集成器件。王肇中介绍,这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如量子通信的核心部件、设备实现国产化,中国就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整掌握量子通信的全部核心技术的国家。 

武汉提出新民营经济的主力军是新“四军”,其中,“海归”人才是创新领域最主要的“开拓者”。王肇中说,“海归”人才回汉创业,就是要坚持做有难度但却有价值的工作,要敢于做大家都不敢做的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技术、思路、思想都要创新。光谷量子公司旨在将国际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同步转化为国内工业化生产,争当“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排头兵。

组装首台全自主研发2万瓦光纤激光器 

锐科激光闫大鹏:拿出股份吸引“千人计划”专家 

中国证监会13日正式受理武汉锐科激光提交的上市申请,这家由“海归”博士闫大鹏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作为武汉新民营经济的典型企业,给公司成立10周年做出最好的庆祝。 

18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锐科了解到,今年1-5月份,公司超计划完成销售收入,较2016年同期增长108%。预计2017年全年实现销售额10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67%。去年,锐科激光完成了5.96亿元的销售额。 

细如发丝的光纤释放激光能量,能在几秒钟内击穿一厘米厚的钢板,万瓦光纤激光器威力十足。然而在10年前,我国工业光纤激光器全部依靠进口。 

2007年,51岁的闫大鹏从美国举家迁至武汉,把光纤激光器技术带回国内。10年过去,中国首台全自主研发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在武汉锐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研发基地组装,有望2018年推向市场。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闫大鹏说,新产品将打破国外垄断,一台进口的2万瓦光纤激光器市场价格600多万元,国产售价可降低40%。 

武汉发展新民营经济的主攻方向是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闫大鹏说,武汉要积极参与自主创新的竞争,不能仅局限于核心技术的竞争,更是完整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竞争。 

近年来,锐科激光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863”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发展更为迅速。闫大鹏说,目前,公司已经打造了一支以3个国家“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一批国内光机电及相关专业硕博成员组成的研发团队。 

“闫大鹏效应”吸引了更多国际一流技术人才相继加盟,许多年轻人才为了学到最前沿技术,纷纷赶来武汉投奔闫大鹏,他也拿出自己的股份,吸引更多“千人计划”专家共同奋斗。 

“武汉积极发展新民营经济,正是创新创业好舞台”,闫大鹏也一直现身说法,对新民营经济的倡导,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支撑自主创新。他说,希望国家在机制、体制上有更多突破,“我们推进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这是对人才最有效的激励办法。” 

放手创新形成“武汉模式”成全国典范 

1药网于刚:乐做新“四军”开拓新经济市场 

“武汉提出大力发展新民营经济,令人振奋!”于刚博士18日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武汉在地理位置、人才储备、产业升级和创新等领域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新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更将为武汉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作为集合了武汉大学杰出校友、“海归”人才等多重身份的于刚博士,是武汉新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中新“四军”的代表企业家之一。去年3月,于刚博士成为武汉首批“城市合伙人”,与来自国内外的60位顶尖人才一起正式与武汉结成“奋斗共同体”。 

“从我个人的情感来讲,这是我形成世界观的地方,是我一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回忆。”谈及武汉,于刚博士曾多次流露心声。于刚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90年取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决策科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德州奥斯汀分校管理学院终身教授和座席教授,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1号店董事长、联合创始人。 

在1号店担任董事长期间,于刚就把公司上千名的研发团队设在武汉,并在武汉设仓,依托武汉,1号店覆盖了整个华中地区。于刚直言这里有优秀的人才,让1号店拥有实力强大的研发团队。 

现在于刚的身份是1药网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其中,药品交易平台华中药交所就落址于武汉。不仅如此,1药网的研发、BI(大数据)、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团队也设在武汉,积聚了武汉的高端人才。 

从2015年8月开始,于刚担任卓尔集团联席主席,帮助实现卓尔的互联网化,促进卓尔从以商业地产为主营业务,转型升级为集成云交易、金融、物流、服务的B2B平台。 

于刚表示:“在武汉大力发展新民营经济之际,我们将积极发挥在互联网和IT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武汉发展新民营经济。我将继续与武汉共同奋斗、成长。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核心业务落地武汉,希望新民营经济能让新‘四军’创业者、投资者放手创新,形成‘武汉模式’成为全国创新典范。” 

让本土卡通形象“斑马君”深入人心 

良辰动画石秀:想为武汉方言保护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武汉不断创造更好的环境,给创新者以机会,给创业者以平台。作为一名武汉的大学毕业生,相信新民营经济会为这座城市创造亮点。”16日,武汉良辰动画传媒有限公司CEO石秀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一个女孩,一支画笔,一份事业。这是婚礼动画界对石秀的描述。从网络接单帮人画动画短片,到组团队为结婚新人提供私人定制的婚礼动画片,28岁的石秀用6年时间制作了4000多部婚礼动画,完成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蜕变。 

2009年上大学初到武汉,因为兴趣,石秀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专业。因为热爱,她留在了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因为梦想,她拥有了一支10多个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团队。 

目前良辰婚礼动画已经在互联网婚礼动画领域排名第一,企业宣传动画也已经和宝洁、海尔、烽火科技等知名机构建立合作。 

石秀总是挑战自己。2015年微信表情开放平台推出,她又创作出了根植于武汉地方文化的动画原创IP卡通形象——斑马君。源于武汉方言的“个斑马”,随着时代发展含义演变成“有板眼”,越来越文艺的武汉人将其演变成了“斑马”。 

“因为自己非常喜欢传统文化,也想为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保护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呆萌有爱的“斑马君”一改武汉方言暴躁的刻板印象,贱贱的表情配上“奏么斯撒”“岔滴”这些耳熟能详的武汉方言,一个属于武汉人本土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目前微信表情“斑马君的武汉方言”下载量已达到200多万。 

石秀所处的5.5创意产业园,集聚了一批新“四军”人才,“这些人是武汉未来的希望所在”。谈起自己的未来,她说:“希望‘斑马君’带动武汉旅游文化产业,让更多来武汉旅游的人都了解武汉本土文化。我们将创造更多‘斑马君’的优质内容,打造武汉本土特色动漫形象品牌,让更多人爱上大武汉。”

【上一篇】武汉瑞安商会助力“一号工程”
【下一篇】市区共议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地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