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化一束光,和你相依前行——思政老师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中国故事

中共武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20-02-21 11:29:30

信息来源:民进武汉市委会    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1月29日,我接到区教研室“空中课堂”的任务后,迅速和区道德与法治工作室全体成员,奋战备课一线。我深知,在线授课,是最大的公开课,容不得一丝懈怠。九年级作为升学年级一堂课任务相对繁重,更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辱使命。从认真研读新教材的内容,梳理考点,了解学生学情,到注意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堂检测的及时性,努力做到环节不缺失。特殊时期,全区九年级的孩子们在期待我们精心打造的优质资源,我们要为孩子们中考更好地实效学习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接下的几天里,我手机上接收到了一轮又一轮的坏消息,每天大量的话题都与疫情有关。一些不负责任的人,质疑、挑剔、偏执和盲从,我时常愤怒、焦虑;看到一个又一个普通人挺身而出,分别、死亡、勇敢和温暖,我也时常感动、热泪盈眶。于是我果断决定,在这特殊时刻要让孩子们明白,这个世界上,有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我要讲述九年级下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直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遇到了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和困难。用什么软件好,我一连几天打电话跟市教育云平台的技术老师沟通,整晚趴在电脑上琢磨,把qq直播、钉钉、腾讯课堂挨个试了一遍,然后反复实验,就想找到最简单易操作的,减少家长的负担。教学视频的录制,也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起初的脑袋一阵零乱,到在“否定”“自我否定”中修改再修改慢慢理出雏形,再审核再修改,再到录制成“知识胶囊”后再审核再完善补充,直到见到他们鹅卵石的模样。
2月14日上午九点15分,我准时坐在了电脑屏幕前,开始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课,说实话,心里很紧张。为了网络信号能稳定一些,我专程端着小板凳抱着电脑坐在了路由器旁边。正式开课,对着屏幕,却突然间像站在讲台上,底下坐着我熟悉的孩子们,紧张感一下子就消除了。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还太模糊,我列举了疫情爆发后,世界多个国家和华人华侨对祖国的援助,让孩子们感受顺应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势,采取为全球负责的行动,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呈现的全球普遍现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样的温暖,不仅体现在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捐款和大量医疗防疫物资,体现在“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呼声在全球共鸣,还体现在当出现歧视和污名化现象时及时发出正义之声、当出现不实信息时及时澄清事实。
还有韩红以及她的慈善基金的爱心捐助,青岛清洁工大爷捐赠一万多元抗疫,福建小学生捐出自己的压岁钱等这些事例,大到国际社会,小到普通百姓暖心的行动,无论大小,展现的都是为人类共同利益负责的价值追求,汇聚的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能量。我想让他们明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方面,中国和中国的领导人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端,后面的路,我们也要接着走,一直走下去。这,就是大国的担当。
这场大灾面前,我们中华民族所展现出来的气魄和精神,足以让全世界震撼。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么强大,这个国家的人民,有多么的伟大。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数以千万“云监工”的在线督战下,以惊人的“中国速度”从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这背后是中国人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凝聚速度。武警官兵进驻武汉抗疫、包机接滞留海外的湖北人民回家,还有抗疫中那些感人的镜头,我一一在屏幕上呈现出来,我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不是没有黑暗,而是有人把它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要永远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当我讲到最后时,喉间凝满了哽咽。
同学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老师的“战友”们是积极的、勇敢的,虽然隐在屏幕后面,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用细致的态度、温暖的语调,用最真诚的热情和最大的责任心,去做好能做的和该做的事情。
我们亲爱的家人们,安坐家中,踏踏实实地隔离,勤勤恳恳地筑起危急时刻最坚固的后方,安抚焦虑,简单却有力地为疫情防控作出必要的贡献,所做的和那些冲锋在前的英雄自然无法相比,但是,请相信,他们也是最棒的!
我“可爱”的孩子们,一场严峻的“战役”正在进行,而这个伟大的国度,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此时的你也是战士,也要做好应对暴风骤雨的准备。你的任务是“宅”在家闭关修炼,整装待发。我们彼此约定,抓住危机中蝶变的机会,葆有善良,带上理性,相互温暖,相依前行!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先哲。”不负使命,疫情面前,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是我们同为战士应有的姿态!我们并肩战“疫”,众志成城,我们同舟共济,勇往直前,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老师,我们用思想去战斗,用沉思去锻炬,用行动去浇灌未来!


【上一篇】农工党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纪实(六十二) 一个科研逆行者的故事
【下一篇】用心“搭桥” 用情“战疫”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